【教师培训系列报道四 】春风骀荡驰得意,不待扬鞭自奋蹄——记小学部学科培训会
春风骀荡驰得意
不待扬鞭自奋蹄
——记小学部学科培训会
语文
宝安区语文教研员唐宝成主任为我校小学部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培训。
唐主任从校训与学风之间的联系入手,提出了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儒家的“仁”、“智”、“勇”的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唐老师为我们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熟悉了解并深度掌握教材内容,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其次,在教学中要随时能够联系学过的知识、生活中的实践以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单独将某一课的知识点独立讲是不够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对教材每个单元目标的有深入把握,形成整体的语文教学观,才能做到宏观把握,微观运作。
唐主任最后以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课文为例,引导大家要关注文体意识,要能够在专业的要求和理论下进行文本细读,寻求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方式。
唐主任一番深入细致的阐述,有深度、有广度,理论联系实际,大家获益匪浅。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
数学
在数学学科教研员高雅老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专题讲座上,高雅老师从宝安区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现状和基于课题三要素的备课思考路径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问题解决能力是目前我区学生学业能力指标中的短板,指出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应成为区教研、学区教研、学校教研的着力点,为数学组的教研指明了“聚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这一方向。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明晰深度教学的备课思路,探寻深度教学的实施策略,高雅老师提炼出了基于课堂三要素的备课思考路径:教学情境的创设、核心问题的提炼和引领、教学组织方式的选择和推进。
高雅老师在讲座中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雅老师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在教学备课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提出在创设情境时要综合考虑情境的现实性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趣味与挑战相融合。在设计课堂核心问题时,要指向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究,同时要强化“独立思考+交流分析”的组织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要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英语
在英语学科教研员黎老师的“立足‘三基’教学相长”主题讲座上,黎老师谈到,英语教学的三基要立足于:课程标准,单元整体以及语篇语境。要从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落脚点,做到认真研读《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课前深入解读教材,课上注重课堂实施,课后深刻反思落实,查找自身的课堂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地方,形成良好的课前、课中、课后工作自我反馈机制。
在课堂当中,黎老师强调,小学阶段英语教师的课堂要立足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音语感,使学生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程度。
最后,黎老师从英语课程标准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五个维度,对“听力”,“语音”,“语用”,“阅读”,“书面表达”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解说,并提出了相应地教学建议。
在场的英语老师们认真地聆听,记录黎老师分享的精华,并在会后向黎老师提出了自身在教学当中遇到地问题。黎老师对老师们提出地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讲座结束,老师们都表示获益匪浅、干货满满。
科学
科学学科教研员杜伟老师分享了一节由浙江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戴老师执教的《电和磁》。戴老师的课设计新颖、铺垫到位、目标明确,问题提出源于情境,做出猜想有理有序,证据收集放飞自我,概念形成水到渠成。课后老师们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畅谈对科学课堂教学的认识、收获、启发等,纷纷感谢专家领导传经送宝、指点迷津。
课程分享过后,与会老师聆听了杜老师以《以改造个体经验为导向的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为主题的专家讲座。深厚的理论基础、鲜活的前沿案例、普适的模型架构、真实的课堂困境,杜老师驾轻就熟、一一解读,为我校科学教学注入了前进的力量。
乘本次教学指导的东风,科学组老师将立足本职、认真学习、直面问题、深化改革,处处为学生负责,努力为学校增光。
本次培训会干货满满,会后大家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培训收获。作为老师,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教育梦的路上,我们为明人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砥砺前行。